互联网是企业信息化走向数字化的第一驱动力量
二战后不久出现的大型机,七十年代后出现的服务器和桌面电脑,开启了企业信息化时代。以企业应用系统为核心的企业信息化一直走到今天,客观说,即使到2019年也没有出现明显的衰落迹象。但无论如何,互联网的出现是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互联网从诞生到商业应用也有几十年了,从商业应用走向工业制造领域则是最近几年的事情。企业信息化发展阶段的转变必须从互联网,尤其是从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获取正确的认知:信息化时代企业应用服务是软件,而互联网,尤其是工业互联网时代,企业应用服务是SAAS,是软件转变成一种数字化的云服务。
互联网,对企业来说,最具冲击的是电子商务。天猫、京东、美团、滴滴非常大地冲击了面向渠道、门店和终端用户的品牌零售企业。这个冲击是全世界性的,美国2019年又有很多零售门店倒闭,这个冲击到今天也并没有任何停止的迹象。这些互联网公司,从诞生第一天起,玩的就不是传统的IT架构,这些公司一开始就宣称,他们是数字科技公司。传统品牌零售企业在被迫转向线上电商,转向全网融合的时候,部署的传统IT架构无一不走向失败,最终还是学习、模仿或照搬电商企业的互联网运营平台。
互联网,对企业信息化的第二个冲击是云服务。这个冲击,现在看来,不但没有结束,反而未来几年将更加迅猛。IAAS层云服务,不用说,基本已被阿里、腾讯和华为垄断了。今天的中国企业,再花巨资部署IT时代的EDC(企业数据中心)已经为数不多了。
互联网在SAAS层对传统IT软件的冲击,可以说是越演越烈。SAAS就是把软件做成了服务。大家一定要对这件事有一个高度的认识: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历史性变革。信息化时代的终结,最可能的终结者就是SAAS云服务。
阶段演变的第一股力量
IT时代作为企业信息化软件提供商的那些巨无霸,包括SAP、Oracle、用友、金蝶等,无一不在实施软件的SAAS转型。SAP最近数年并购的企业无一不是SAAS企业。这是阶段演变的第一股力量。
阶段演变的第二股力量
传统的互联网电商绝对没有止步于电商。阿里的工业互联网,也就是工业云,阿里的钉钉,都在快速集成各种企业SAAS应用,腾讯也在大踏步朝这个方向进击。这是阶段演变的第二股力量。
阶段演变的第三股力量
作为传统并具传奇色彩的华为,没有停留在通讯设备运营商,没有停留在智能手机,也没有停留在企业服务器硬件制造,从两三年前开始就高调进入了工业互联网,目前在加速部署SAAS云服务。最近很明显,联想也加速了朝这个方向的转型。海尔的迅速扩展的Cosmo产业互联网平台也早已加入了云端应用部署的行列。这是第三股力量。加入第三股力量的,还有一个巨大分支,也就是以设备互联为主线的工业物联网云服务,其中佼佼者是三一集团孵化的树根互联。
阶段演变的第四股力量
当你走进长三角和珠三角的中小信息化企业,尤其是珠三角,你会发现还有第四股力量:要么是中小但专业的软件公司的转型,要么一开始创业就是SAAS云服务企业,由于他们小,由于他们难以拿到融资,由于银行几乎不对他们开放,由于他们100%靠市场生存,因此它们的SAAS云服务才更针对企业的应用,才更专业,更有价值,更灵活,更实用。这股力量其实不可小视,说不准有一天可能会掀起滔天巨浪。
限于数据的制约,我没有办法绘制出企业IT应用软件和企业SAAS云服务,这两条曲线的清晰而准确的走势,但在我脑海中,大致有这样一个判断:企业IT应用软件尽管可能没有下降,但至少增长的趋势放缓了;而企业SAAS服务却在快速增长,尤其是面向中小企业的轻量级服务肯定在快速增长。
你们看钉钉的活跃,看针对大中型企业复杂应用的专属钉钉的出现就知道。可以预测,这四股力量汇在一起,很快,也就几年时间,肯定会汇聚成浩瀚的江河,从而超过传统IT应用软件的发展曲线。再过若干年,SAAS云服务会大行其道,以IT软件为代表的企业信息化会逐渐步入历史,而以互联网SAAS云服务为代表的企业数字化会成为新时代的主旋律。
笔者在这里是强调“若干年”。因为工作在企业数字化转型第一线,看到的是这样的现象:传统的信息化仍在展开,因此,传统的IT软件仍在部署,仍在集成,尤其是核心的ERP系统、MES系统、PLM系统等。但同时,也可以说是并行,工业物联网平台也在部署,从设备采集数据,不再进入传统的SCADA,也不再进入传统的MES,而是直接进入远程的工业AI分析服务。我感觉,IT软件还能走多远,取决于企业级SAAS应用什么时候能真正成熟。因此,笔者的判断是,以互联网,尤其是工业互联网SAAS云服务为代表的企业数字化会是方兴未艾,来日方长。
(小 凤 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