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News Information
首页 > 老的内容

老的内容

合肥市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通过工信部验收

 
    昨日,记者从市经信委获悉,合肥国家级两化融合(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试验区顺利通过工信部验收。
    2011年,我市晋升为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今年4月,合肥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迎来国家工信部验收组的验收,验收时,验收组负责人对合肥两化融合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通过验收,既是终点,又是起点。未来合肥还将继续推进两化融合,借力信息化的翅膀推动工业转型升级。
    信息化应用全面开花
    如今,从家电行业到汽车行业,从装备制造到平板显示,信息化的应用在我市企业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普遍。
       汽车行业,以江汽集团为龙头的全市汽车产业链数字化协同设计平台实施后,实现了产品全球化同步设计和产业链全过程集成化协同开发,形成了整车企业和供应商、经销商、合作伙伴、客户等的综合业务协同,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去年,在中国汽车产业整体增速放缓的情况下,江淮汽车发展势头良好,累计销售各类汽车47.3万辆,同比增长7.8%。
    家电领域,美菱、格力、海尔、三洋、长虹等家电整机厂通过开发和应用家电行业第三方供应链管理服务平台,促进了物流管理水平的提升,带动了上千家配套厂的信息化建设,提高了行业整体竞争力。2012年,全市家电产业实现产值1309.8亿元,工业增加值298.9亿元,同比增长12.5%,电冰箱、洗衣机、彩电、空调四大件产量突破6000万台大关,同比增长11.4%。
       两化融合促进了产业发展,还催生新的产业。在两化融合深度推进下,我市现已初步形成以国风塑业、杰事杰为龙头的新材料产业群;以华东电子、四创电子、工大高科、美亚光电等为主导的公共安全产业群;以安科生物、同路生物为主的生物医药产业群;以国轩高科、罗宝建材、国祯环保等为典型的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群;以江汽集团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群;以京东方TFT-LCD、鑫昊PDP等为品牌的新型平板显示产业群。
    全方位推动两化融合
    推进两化融合,我市打造立体体系,通过点上企业示范、线上产业联动、块上区域集聚,全方位推动两化融合。
    2010年以来,在汽车、家电、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平板显示、光伏等重点行业,我市先后认定了100家市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推荐被认定为省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33家、国家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2家。同时认定桃花工业园、双凤工业园、蜀山区经济开发区、包河区工业园4个工业园区为市级两化融合试点园区。
    今年,我市又有40家企业成为市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同时5个园区成为两化融合示范园区。此外,今年市经信委还首次开展了第三方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评选,14家服务平台将为企业提供信息化服务,目前正接受公示。
    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下半年我市将对各县区两化融合推进情况进行考评,明年将取消两化融合示范区的评选,在工业园区全方位推进工业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