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工作会议在合肥召开。“合肥在推进‘两化融合’方面已经走在全国前列,积累的许多经验值得各地学习。”国家工信部信息推进司相关负责人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搭建平台孵化“两化融合”
为发挥我市科教资源丰富的优势,整合和集聚资源,我市组建了“合肥市‘两化融合’促进创新中心”,聘请高水平专家服务团队,为企业应用信息技术提供咨询、服务和人才培训。
在中小企业“两化融合”方面,我市评选产生了20个小微企业信息化示范企业。通过开展“万家数字企业”和“动力100无线企业”建设活动,有效解决中小企业缺资金、缺人才、缺技术等问题,完成了1000家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任务。
龙头企业撬动产业信息化
江淮汽车是我市汽车产业的龙头,在其带动下,我市建立了汽车产业链数字化协同设计平台,实现了产品全球化同步设计和产业链全过程集成化协同开发,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2011年,江汽集团减少库存积压30%,综合运营成本降低8%。
家电、化工等产业则充分依托海尔、格力、美的、联合利华、佳通轮胎、中盐红四方、安利合成革等龙头企业的信息技术应用,带动了整个行业的信息化水平。统计显示,全市目前已累计支持100余个项目,支持资金4亿元,带动投资120亿元。
推动工业加速转型升级
“两化融合”的成效已显现。我市工业经济从传统的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从粗放发展向集约发展转变。“两化融合”重点推动的家电、汽车、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正加快升级。其中,家电“四大件”产量已跃升全国三大家电基地之首。